2011年光韵达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
光韵达是国内精密激光应用龙头企业,近两年依托激光应用领域的技术积累,公司开始由传统的减成法激光应用向LDS三维电路、3D打印等加成法激光应用转型。2013年9月,公司与德国EOS打印设备中国代理商总经理王博文合资设立了上海光韵达三维科技,合作方拥有8年从业经验、5年激光3D打印设备操作经验。公司与比利时Materialise合作的三维打印赛车项目顺利完成,大幅提高了公司在3D打印行业的知名度。
2014年,公司与上海交大成立联合医学工程部,切入医疗领域应用。为巩固与王成焘教授团队的合作,2015年投资设立上海光韵达医疗数字公司,通过“医学+3D打印+云服务平台”的工作模式,为境内外医院和科研机构提供医学3D打印服务。
光韵达董事长侯若洪介绍,激光3D打印是3D打印中的一个技术流派,而且激光3D打印是3D打印里现在能运用到工业和医疗方面的一个主要的流派,光韵达是以激光精密机械为主业的,所以在做精密机械的时候也把3D打印纳入到业务里面了。
3D打印业务现在占光韵达收入的比例是多少?侯若洪表示,“目前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很小,去年只占到3%~4%。这很正常,因为作为一项新的技术,在初期发展一定会有一个过程。公司在3D打印上投入非常大,去年上海一个点投入就4000多万元。
“3D打印是我们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,但是具体占比多少不确定,要看以后具体的发展,可能占公司收入的20%、30%,也可能达到50%,我们会全力朝这个方向发展。”候若洪表示,看好3D打印在现代医疗、文化创意等方面的发展,“我认为3D打印不是一个噱头,只是说现在这几年没有看到很多突破,或者是没有产生很多实际的业绩,我想这需要一个过程,等打印技术、材料、设计等各环节都有所突破,才会看到这个成效。”
光韵达董事长侯若洪:专注3D打印应用医疗尚在投入期
日前,光韵达宣布转让控股子公司上海光韵达三维科技有限公司,而该子公司主营业务就是3D打印。在2015一季报中,光韵达又披露了“设立控股子公司上海光韵达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”的消息,但对并没有对此做详细介绍,这吊足了资本市场的胃口。
光韵达为何转让主业务为3D打印的控股子公司?医疗3D打印业务目前发展如何?带着这些问题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(以下简称NBD)专访了光韵达董事长侯若洪。
3D打印专注应用
NBD:光韵达在3D打印方面具体做哪些业务?
候若洪:3D打印生态圈分为四个部分:设计、设备、材料和应用。我们公司专注于应用,主要做工业方面的应用,目前的主要业务来自工业方面,如航天航空、汽车领域零部件制造。
3D打印技术在这方面具有优势,客户需要零部件,我们不但可以打印出来,还可以做减重的设计。比如无人飞机,3D打印出来的零部件可以减重30%,对客户来说,这可以大幅度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。比如我们之前给同济大学打印的方程赛车,在外观解构没有改变的情况下,重量从403公斤减少到300公斤。
NBD:3D打印目前在工业应用市场并没有打开,主要是遇到哪些瓶颈?
候若洪:一是效率太低、设备太贵、材料太贵,导致性价比不高。比如现在在汽车方面的应用,也主要停留在研发阶段,3D打印可以节约时间,缩短研发周期,客户可能会运用3D打印制造前几台车,但是大规模生产时不会运用3D打印技术。
二是3D打印出来的产品不能保证可靠性,目前还没有一个好的方式去判断打印出来的产品的可靠性,产品在质密性、结构强度,耐疲劳度等方面不能保证绝对可靠。比如我们之前打印的赛车,也只是打印非关键部件,比如方向盘。而且,很多3D打印出来的产品需要做二次加工,还要做表面处理,做精加工。
基于以上方面,很多人感觉用3D打印做产品,还不如用传统方式做。如果能解决这些技术瓶颈,做出可靠性更好、精度更高、成本更低的产品,3D打印的应用市场会更快打开。
医疗还处于投入建设期
NBD:公司一季报披露“设立控股子公司上海光韵达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”,现在进展如何?
候若洪:医疗这块还在投入建设期,目前还没有弄好,所以没有详细披露出来。医疗这一块,未来主要做骨科手术方面的合作。我们正在做一个云平台,把很多医院联合起来,主要是和北上广深的三甲医院合作。我们通过“云平台+软件”的方式和医院合作。医院把CT数据传过来,我们这边有个建模软件,把CT数据建成一个非常精准的三维模型,然后把模型按照1:1的比例打印出来,医生做手术规划时,就可以拿着这个模型作参考。
除了这个,我们还可以用3D打印技术做手术的精准导板,以前医生做手术要靠经验,在哪里打螺钉,在哪里开口,全是靠医生凭经验看X光片。有了这个导板后,医生就可以在导板上做,这样既可以减少手术风险,又可以大幅度缩短手术时间,这一个应用更有意义。
第三,我们可以做植入体。每个患者所需要的植入体都是不一样的,我们可以打印出患者需要的植入体,但是这个需要各方面的审批和认证,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,很长时间后才能在临床上实现。
目前,关于医疗这一块还处于投入建设期,还没有产生收益。
NBD:未来3D打印是个大市场,可能会跨区域发展,光韵达怎么在全国布局?
候若洪:我们目前在全国有20多个激光工作站,未来也可做3D打印业务。我们设想未来的模式是:集中平台交易,分部制造,就近服务客户。也就是通过统一平台,把任务分给距离客户最近的工作站,就近为客户服务。
我个人认为,我们这种模式要比云工厂的概念要好一些。因为我们是统一工艺、统一设备、统一技术、统一材料,这样能够保证我们每个点做出来的东西是一致的。而云工厂的概念是每个人都是用户也是工作者,但他们的产品的一致性,售后的服务不能保证。
“泡沫有利于3D打印发展”
NBD:2013年10月,光韵达设立控股子公司上海光韵达三维科技,为何前不久把它剥离?
候若洪:我们最初希望从上海开始,把面向全国的3D打印业务铺开。当时和这个团队合作成立子公司时,他们是有承诺,但他们没有达到承诺。
不过这不是主要的,因为这个行业处于孵化期,业务方面我们要求并不高,主要是希望他们能以点带面。但是他们不能按照集团统一的规划去做,比如说技术的交流,人才的交流,这些都做不到,这使得我们的3D打印业务整体的推进受到影响。现在,我们会从集团统一来做这方面的工作。
NBD:二级市场上3D概念股火热,而一些公司却没有实际业绩支撑,您怎么看待所谓的3D打印概念泡沫?
候若洪:这个泡沫有好有坏。好的方面是,3D概念炒热的话,会把政府、媒体、资本都调动起来,大家都关注3D行业,去投入、去研发,去探索商业模式。我觉得外界质疑泡沫无所谓,只要能促进这个行业发展就是好的,有句话不是说要拥抱泡沫嘛。关键是要利用泡沫,而不是套现走人。
责任编辑:Kris